1.1.项目由来 杭州精工液压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企业原厂址位于杭州市江城路744号,是杭州液压件厂与瑞安(香港)公司共同投资兴办的合资经营企业。杭州液压件有限公司(原杭州液压件厂)占股75%,瑞安(香港)公司占股25%。1999年瑞安(香港)公司的股份转让给玻利维亚申由文化用品公司。杭州精工液压机电制造有限公司属于杭州液压件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两公司在同一地址经营。杭州精工液压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批量生产各类高、中、低压三大类液压阀,制造液压机械和配套电器。2012年7月公司整体搬迁至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号大街876号,企业在此地生产已有多年时间。由于管理疏忽,企业搬迁时并未做环评,故此,该企业属于“未批先建”。 根据《杭州市“清洁排放区”建设暨大气污染防治2018年实施计划》“深入实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第一条:根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6年修订)、《杭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及杭州市生态保护红线,分区域制定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全市域禁止新、改、扩建不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与空间布局指引的化工、印染、造纸、水泥、建材、电镀等重污染项目。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含杭州经济开发区)、拱墅区、西湖区(含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和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以下简称六城区)范围内原则上禁止新建、扩建排放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工业项目。由于企业原有工艺中包含产生VOCs的操作,故需进行环境整治提升,对企业原有工艺进行调整,实施技改项目。项目去除原有补漆工艺,增加危废暂存房,技改前后企业生产规模不变。 根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便从环保角度论证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对照建设项目分类管理目录(2018年版),本项目属于分类管理目录中的“二十三、通用设备制造业”中的“69、通用设备制造及维修;其他(仅组装的除外)”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本项目属于“K 机械电子 71、通用、专用设备制造及维修”行业类别且编制报告表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Ⅳ类,Ⅳ类建设项目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受杭州精工液压机电有限公司的委托,浙江爱闻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写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即组织人员对该项目进行了实地踏勘,收集了与本项目相关的资料,并对项目周边环境进行了详细调查、了解,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省市的有关环保法规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请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审查。 1.2编制依据 1.2.1国家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修订,2015年1月1日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修正)》,2012年7月1日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实施。 (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年4月30日实施。 (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修订)》,2016年1月1日实施。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2018年1月1实施。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实施。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修订。 (10)《关于发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等3项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2013年6月8日。 (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10月1日颁布并实施。 (12)《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2012年8月8日实施。 (13)《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2013年9月。 (14)《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2015年4月2日。 (15)《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2013年1月14日。 (16)《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14年12月31日实施。 (17)《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2012年7月3日。 (18)《关于印发<“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2017年9月13日。 (19)《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 (20)《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2016年10月26日。 1.2.2地方法规 (1)《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2)《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6年7月1日起施行。 (3)《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13年修正),2013年12月19日起施行。 (4)《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3年修正),2013年12月19日起施行。 (5)《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2009年10月29日。 (6)《关于加强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2012 年 4 月 5 日印发。 (7)《浙江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法(试行)》,2012年2月24日。 (8)《关于进一步建立完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替代区域限批等制度的通知》,2009年10月29日。 (9)《浙江省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落后生产能力目录(2012年本)》,2012年12月28日。 (10)《浙江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指导目录(2012年本)》,2012年12月28日。 (11)《浙江省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办法(2014年修正本)》,2014年3月13日。 (12)《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2014年4月26日。 (13)《浙江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方案》,2013年11月4日。 (14)《杭州市2013年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与空间布局指引》,2013年4月2日。 (15)《杭州市“清洁排放区”建设暨大气污染防治2018年实施计划》,2018年6月15日。 1.2.3技术规范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 (6)《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34330—2017)。 (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5085.7—2007)。 (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9)《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修订版)》。 (10)《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637.51-91)。 (11)《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 (12)《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15)》,浙政函[2015]71号。 (13)《杭州市环境功能区划》,杭州市人民政府,2015.10。 1.2.4项目相关资料 (1)设备清单。 (2)原辅材料清单。 (3)土地证。 (4)行政处罚决定书。 (5)杭州普洛塞斯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检验检测报告。 1.3项目主要内容 1.3.1本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为技改项目,技改后企业具备年产50000件高、中、低液压阀,700套液压系统的生产规模。技改主要内容为去除原有补漆工艺,重新规划项目厂房东侧一闲置平房为危废储藏室,其他生产工艺均不变。 企业租用杭州下沙街道智格社区经济联合社南侧的一幢标准厂房,共三层,建筑面积8149㎡,其中,一楼为生产加工车间,二楼为装配、测试车间,车间平面布置图分别见 附图11-1、附图11-2,三楼为办公区域。 技改项目内容和企业原有工程组成情况如表1-1所示。 表1-1 项目工程与企业工程组成情况一览表 项目工程组成情况 | 项目类别 | 建设内容 | 备注 | 技 改 项 目 | 主体工程 | 生产车间共两层,一楼为生产加工车间,二楼为测试储存车间。其主要功能区有铣床加工区,加工中心区,钻床加工中心,攻丝加工区,磨床加工区,产品组装区,暂存区,仓库区,测试区等,去除原有补漆工序和喷漆室。 | 依托原有厂房进行调整,原有厂房为标准厂房 | 辅助配套工程 | 办公室、卫生间、浴室 | 依托原有厂房 | 公用工程 | 给水系统 | 依托杭州下沙街道智格社区经济联合社原有给水系统 | 依托 | 排水系统 | 依托杭州下沙街道智格社区经济联合社原有排水系统 | 供电系统 | 依托杭州下沙街道智格社区经济联合社原有供电系统 | 通风系统 | 车间设置有门窗,为自然通风 | 环保工程 | 化粪池 | 依托杭州下沙街道智格社区经济联合社已建化粪池 | 依托 | 危险废物暂存点 | 项目车间北侧闲置水泥地面平房一间,现改为危废暂存房 | 依托原有厂房进行调整 | 一般工业固废暂存点 | 一楼生产加工车间南部靠近门口的地方设置废铁屑等工业废物的暂存区域 | 依托 | 储运工程 | 运输 | 项目靠近杭州绕城高速,靠近杭州主干路20号大街,交通便捷 | / | 储存 | 项目原材料分批购买,部分原料及产品放置在一楼暂存点和二楼储存区 | / |
1.3.2项目主要生产设备 根据企业提供资料,技改项目去除原有喷枪设备,项目实施前后主要设备见表1-2。 表1-2 项目实施前后主要设备清单 序号 | 设 备 名 称 | 规格/型号 | 单 位 | 项目实施前 | 项目实施后 | 项目前后变化量 | 1 | 车床 | CW6140 | 台 | 1 | 1 | 0 | 2 | 车床 | C6132A1 | 台 | 4 | 4 | 0 | 3 | 车床(小型) | C0628 | 台 | 1 | 1 | 0 | 4 | 车床(小型) | C6127 | 台 | 1 | 1 | 0 | 5 | 立式铣床 | X50B | 台 | 1 | 1 | 0 | 6 | 立式铣床 | X53K/1 | 台 | 1 | 1 | 0 | 7 | 攻丝机 | ZS4120C-02 | 台 | 1 | 1 | 0 | 8 | 万能工具磨床 | M6025D | 台 | 1 | 1 | 0 | 9 | 摇臂钻床 | Z3040X16(I) | 台 | 2 | 2 | 0 | 10 | 摇臂钻床 | Z3050×16/1 | 台 | 2 | 2 | 0 | 11 | 台式钻床 | Z512-2 | 台 | 20 | 20 | 0 | 12 | 立式钻床 | Z525 | 台 | 2 | 2 | 0 | 13 | 无心磨床 | MT1040A | 台 | 1 | 1 | 0 | 14 | 无心磨床 | M1040B | 台 | 1 | 1 | 0 | 15 | 无心磨床 | M1040 | 台 | 1 | 1 | 0 | 16 | 精密万能外圆磨床 | MM1420A | 台 | 2 | 2 | 0 | 17 | 高精度万能外圆磨床 | MG1420E | 台 | 1 | 1 | 0 | 18 | 高精度外圆磨床 | MG1320E | 台 | 1 | 1 | 0 | 19 | 卧轴矩台平面磨床 | M7130 | 台 | 1 | 1 | 0 | 20 | 数控车床 | CAK4085nj | 台 | 2 | 2 | 0 | 21 | 远红外隧道干燥箱 | FORL | 台 | 1 | 1 | 0 | 22 | 喷砂机 | SS-2 | 台 | 1 | 1 | 0 | 23 | 除尘式砂轮机 | 250mm | 台 | 2 | 2 | 0 | 24 | 挤压机 | 专用设备 | 台 | 1 | 1 | 0 | 25 | 加工中心 | V-40 | 台 | 1 | 1 | 0 | 26 | 加工中心 | KVC650E | 台 | 1 | 1 | 0 | 27 | 立式加工中心 | VMC850E | 台 | 1 | 1 | 0 | 28 | 立式加工中心 | XHK716A | 台 | 1 | 1 | 0 | 29 | 立式加工中心 | XHK714A | 台 | 1 | 1 | 0 | 30 | 立式加工中心 | KVC1000 | 台 | 3 | 3 | 0 | 31 | 空气压缩机 | EV18 | 台 | 1 | 1 | 0 | 32 | 环链电动葫芦 | HKD0302 | 台 | 2 | 2 | 0 | 33 | 手动阀测试台 | SDFCSTA | 台 | 2 | 2 | 0 | 34 | 方向阀试验台 | SY1 | 台 | 1 | 1 | 0 | 35 | 高压阀试验台 | YFSI | 台 | 2 | 2 | 0 | 36 | 比例阀试验台 | BYSI02 | 台 | 1 | 1 | 0 | 37 | 测试台 | JFCST | 台 | 2 | 2 | 0 | 38 | 测试台 | XJCST | 台 | 1 | 1 | 0 | 39 | 测试台 | SHFCST | 台 | 1 | 1 | 0 | 40 | 测试台 | CZXCST | 台 | 1 | 1 | 0 | 41 | 测试台 | YJCST | 台 | 1 | 1 | 0 | 42 | 测试台 | FXFCST | 台 | 1 | 1 | 0 | 43 | 喷枪 | / | 把 | 1 | 0 | -1 |
1.3.3项目主要原辅材料消耗 技改项目去除原有补漆工艺,项目实施前后主要原辅材料变化见表1-2。 表1-3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消耗量 序号 | 原料名称 | 项目实施前(t/a) | 项目实施后(t/a) | 项目实施前后变化量(t/a) | 备注 | 1 | 圆钢 | 4 | 4 | 0 | / | 2 | 铸件 | 灰铁铸件 | 120 | 120 | 0 | 不同型号的液压阀使用不同铸件 | 球铁铸件 | 蠕铁铸件 | 3 | 外购配件 | 电机 | 20 | 20 | 0 | 外购已上漆液压系统箱体,运输过程中漆面会破损 | 泵 | 联轴器 | 滤油器 | 液压系统箱体(已上漆) | 64号液压油 | 4 | 柴油 | 0.16 | 0.16 | 0 | 主要用于清洗阀块,循环使用,总用量小,即买即用,无储量 | 5 | 煤油 | 0.36 | 0.36 | 0 | 6 | 液压油 | 2.16 | 2.16 | 0 | 即买即用,无储备 | 7 | 切削液 | 0.7 | 0.7 | 0 | 即买即用,无储备 | 8 | 清洗液 | 1 | 1 | 0 | / | 9 | 油漆 | 面漆 | 0.426 | 0 | -0.426 | 技改项目实施后不使用油漆 | 稀释剂 | 固化剂 |
主要原辅材料性质介绍: (1)液压油 表1-4 液压油材料性质及理化性质一览表 简介 | 液压油 hydraulic fluid 液压油是液压传动与控制系统中用来传递能量的工作介质,同时具有润滑、冷却和防锈作用。通常由深度精制的石油润滑油基础油或合成润滑油加入抗磨和抗氧剂等调制而成。广泛用于机床、矿山工程机械、农业机械、交通运输机械、航空航天等方面。 | 理 化 性 质 ( 仅 供 参 考 ) | 密度:0.85~0.9 黏度等级(GB3141): 黏度性能好 黏度指数: 90~120 黏温性能: 良好 闪点(开口)/℃: 185 倾点(凝点)/℃: -6 润滑与抗磨性: 优良 液相锈蚀(蒸馏水): 无锈,好 腐蚀测试(铜片、100℃、3h): <1 无腐蚀 使用最高压力: 35Mp 蒸汽压: 低 水解安定性: 好 机械杂质/%: 0.005 燃点: 200℃~250℃, 温度极限: -10℃~100℃ 理想温度: 15℃~55℃ 污染度等级 (ISO4406) :14/12 外观:透明,淡黄,略显蓝色 | 安 全 管 理 与 劳 动 保 护 | 1、液压油置放严禁靠近火源,不可强力冲击储油容器。 2、液压油不可食用、饮用、混用,盛置于容易混淆的容器内如饮料瓶等,必须标注明确,合理存放。 3、进入工作现场,注意穿软质防滑鞋、防油工作服和防油手套。 4、尽量避免身体直接接触油液,切勿长时间在油污染环境逗留。 5、处于高压运行中的液压油发生喷射性泄漏具有危险性,如造成中毒、窒息、击伤及液压油耗损快,因此,应加强设备定检和点检,不能在系统运行时进行维护。 6、液压油在使用时应严格遵守相关设备操作规程。 7、液压油对工作环境造成的污染必须及时清理。污染面如危及他人,须悬置提醒标识,如“小心滑倒”。污染物不可乱倒乱扔。 |
(2)柴油 表1-5 柴油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分析表 理化性质 | UN.1202 | 外观与性状:稍有粘性的淡黄色液体 |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柴油机的燃料 | 凝固点(℃) | 0 | 相对密度 | 4.0 | 沸点(℃) | 282~338 | 相对密度(水=1) | 0.82~0.86 | 临界温度(℃) | / | 临界压力(MPa) | / | 饱和蒸气压(KPa) | 4.0 | 燃烧热(MJ/kg) | 33 | 毒性及健康危害 | 接触限值(mg/m³) |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 美国TWA:无资料 | 前苏联MAC:未制定标准 | 美国STEL:无资料 | 侵入途径 | 吸食、食入、皮肤接触 | 毒性:LD50:7500mg/kg | 健康危害 | 皮肤接触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 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至空气清新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苦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尽快彻底洗胃。就医。 | 燃烧爆炸危险性 | 燃烧性 | 易燃 | 闪点(℃) | 不低于55 | 自燃温度(℃) | / | 爆炸极限(v%) | 0.7~5.0% | 危险特性 | 本品易燃。遇明火、高热或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 燃烧分解产物 |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 | 稳定性 | 稳定 | 聚合危害 | 不聚合 | 禁忌物 | 强氧化剂、卤素 | 防护措施 | 灭火方法 |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采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剂灭火。 | 泄露应急处理 | 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露源。防治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区域。小量泄露: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或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泄露:构筑为堤或挖坑收容。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 储运注意事项 |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库或储罐。远离热源或火种。与可燃物、有机物、氧化剂隔离储运。夏令炎热季节,早晚运输。 | 防护措施 |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 其他 | 工作现场严禁抽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
(3)切削液 表1-6 切削液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分析表 化学品名称 | 化学品中文名称:切削液(磨削液) 化学品英文名称:cutting fluid 物料编号:4011 分子式:混合物 分子量:混合物 | 成分/组成信息 | 有机醇胺、脂肪酸、界面活性剂、防腐剂、防锈剂、水份 | 危险辨识 | 危险性类别:本产品属低浓度碱性腐蚀品 中国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未罗列 中国危险性类别:未罗列 侵入途径:通过吸入其蒸汽和经食入到体内 健康危害:食入或误服:灼烧感、腹痛、腹泻、呕吐;吸入高浓度蒸汽:灼烧感、咽痛、咳嗽;眼睛溅入:发红、疼痛;皮肤接触:发红、疼痛; 燃爆危险:无燃爆危险。 | 急救措施 | 吸入:移走污染源,将患者送至通风良好较阴凉处休息,以毛巾保暖,或送医检查诊断。 皮肤接触:以清水及肥皂洗净;严重者就医。 眼睛接触:清水冲洗;严重者就医。 食入:催吐并立即送医检查诊断。 最重要症状及危害效应:身体有极度不适,需立即就医。 对急救人员防护:一般防护设备及化学安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对医生指示:患者状况及暴露途径、时间及地点。 | 消防措施 | 危险特性:本品属碱性物质,与酸、强氧化剂会发生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无可用资料。 灭活及灭火剂:使用干粉、喷水、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 | 运输储存处置 | 搬运时确认保持紧密,使用后须保持密封,勿让气味释放于工作场合中。 如有泄露需以吸湿干布、木屑或砂土等处理,避免流入水沟、下水道等会污染水质之处,并通知相关单位尽快处理。 储存于原有密封桶内,固定位置,避免高温储存(室温即可)。避免储存接近电源、火源场所。 |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 工程控制:通风、局部排气 呼吸系统防护:局部排气或呼吸保护 眼睛防护:戴护目镜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手防护: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工作结束,淋浴更衣。 | 理化特性 | 主要成分:有机醇胺、脂肪酸、极压剂、界面活性剂、防腐剂、消泡剂、水份 外观与性状:液体 pH:9±0.5 溶解性:任意比列与水互溶 主要用途:用于机械加工的摩擦部分,起润滑、冷却和防锈作用 |
(4)煤油 表1-7 煤油材料性质及理化性质一览表 简介 | 煤油纯品为无色透明液体,含有杂质时呈淡黄色。略具臭味。沸程180~310℃(不是绝对的,在生产时常需根据具体情况变动),凝固点: -47℃(-40℃for JET A) 。平均分子量在200~250之间。密度0.8g/cm³。 熔点-40℃以上。运动黏度40℃为1.0~2.0mm²/s。不溶于水,易溶于醇和其他有机溶剂。易挥发。易燃。挥发后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爆炸极限2-3% 。燃烧完全,亮度足,火焰稳定,不冒黑烟,不结灯花,无明显异味,对环境污染小。 | 物质结构 | 煤油为碳原子数C11-C17的高沸点烃类混合物。主要成分是饱和烃类,还含有不饱和烃和芳香烃。因品种不同含有烷烃28-48%,芳烃20-50%或8%~15%,不饱和烃1-6%,环烃17-44%。碳原子数为11-16。此外,还有少量的杂质,如硫化物(硫醇)、胶质等。其中硫含量0.04%~0.10%。不含苯、二烯烃和裂化馏分。 | 危险货物编号 | 33501 | 理化特性 | 外观与性状:水白色至淡黄色流动性油状液体,易挥发。 主要用途:用作燃料、溶剂、杀虫喷雾剂。 熔点(℃):无资料 沸点(℃):175-325 相对密度( 水=1): 0.8-1.0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相对密度(空气=1): 4.5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燃烧性: 易燃 建规火险分级: 闪点(℃):43-72 爆炸下限(V%):0.7 爆炸上限(V%):5.0 自燃温度(℃):210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避免接触的条件: 禁忌物: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卤代烃灭火剂、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泡沫、二氧化碳。 | 防护措施 |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接触时,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高浓度接触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
1.3.4生产组织和劳动定员 本项目劳动定员不变为60人,一班制,工作时间为8:00-16:00,年工作天数为300天。 1.3.5公用工程 (1)供水:企业用水采用自来水,由20号大街市政给水管道供应。 (2)排水:排水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制。项目雨水经厂区内雨水管道汇集后纳入市政雨水管网;项目废水主要为少量的阀体清洗废水和员工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出租方厂区化粪池预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最终由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统一达标处理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后排放;清洗废水通过车间排水系统达标排放,进入城市污水管网至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 (3)供电:由智格社区经济联合社的工业园区提供400KV,供电单位杭州供电局。 (4)消防设施:室内设置消火栓消防系统,车间的适当位置布置干粉灭火器。 (5)食宿:公司内无员工宿舍和食堂,公司为员工提供淋浴设施。 1.4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1.4.1原有企业概况 杭州精工液压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企业原厂址位于杭州市江城路744号,是杭州液压件厂与瑞安(香港)公司共同投资兴办的合资经营企业。2012年7月企业整体搬迁至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号大街876号。企业搬迁后已生产运营,由于企业是老企业,搬迁后未做环评。故本次环评原有生产情况没有相关资料,主要来自现场踏勘及合理预估。根据企业提供资料,企业原有生产规模为年产50000件高、中、低液压阀,700套液压系统。企业原有劳动定员60人,一班制,年工作天数为300天。 1.4.2企业原有污染物源强分析 1、原辅材料消耗 企业原有原辅材料使用见表1-3。技改项目实施前企业使用油漆的主要成分见表1-8。 表1-8 项目实施前企业使用油漆主要成分 序号 | 名称 | 主要成分 | 含量(%) | 备注 | 1 | 丙烯酸聚氨酯面漆 | 乙酸丁酯 | 3 | 挥发分(13%) | 二甲苯 | 10 | 丙烯酸树脂 | 50 | 固体分(87%) | 二异氰酸酯聚合物 | 15 | 颜填料 | 22 | 2 | 固化剂 |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 85 | 固体分(85%) | 乙酸丁酯 | 15 | 挥发分(15%) | 3 | 稀释剂 | 二甲苯 | 30 | 挥发分(100%) | 100#溶剂油 | 15 | 正丁醇 | 35 | 乙酸丁酯 | 20 |
2、原有生产设备 企业原有生产设备见表1-2。 3、原有生产工艺流程 企业主要进行各类液压阀和液压系统的加工、生产,技改前工艺流程与技改后大体一致,技改后去除“液压系统生产工艺”中“补漆”工艺,技改前企业主要工艺流程图见图5-1、图5-2和图1-1。由于技改后主要工艺与技改前一致,此处仅对技改项目去除的补漆工艺的污染物进行分析,其他污染物分析在本环评第五章进行分析。 图1-1 液压系统生产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说明: 根据产品需求,外购已上漆的箱体与零部件,将箱体与液压阀组、泵、电机等进行组装,得到液压系统。根据液压系统的实际情况,对液压系统表面进行补漆工作,使用喷枪上漆过程中将产生喷漆废气。晾干后液压系统需要进行检验试压,试压采用液压油,循环使用,定期进行更换,更换下来的废液压油为危废。组装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还有部分带油污毛巾。 4、原有污染工序和污染源强分析 技改前企业排放废气主要为液压系统生产线上补漆工序产生的喷漆废气。根据企业提供信息,企业使用箱体外购,且已经上好漆,但由于箱体运输过程中表面漆会磨损,故需要企业做补漆,所用油漆由面漆、稀释剂和固化剂按照2:1:1的比例混合而成(由油漆出售厂家调配)。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有二甲苯、非甲烷总烃(VOCs)。 企业在车间中单独设一间密闭喷漆房,面积约18㎡,工作人员在其中进行补漆工作。补漆工作位于喷漆房中间,使用喷枪对箱体表面漆破损的地方进行喷补,年喷漆时间为120h,年喷漆量为0.426t/a,补完漆的液压系统放置在喷漆房中自然晾干。 喷漆过程中有约35%的固体分飞溅形成漆雾颗粒,约65%的固体分附着在产品上带走(即上漆率65%),溶剂的40%随着漆雾排放,剩余60%喷涂在工件上,在晾干过程中挥发成VOCs。具体见表1-9。 表1-9 面漆、稀释剂、固化剂使用情况 单位:t/a 序号 | 名称 | 主要成分 | 含量(%) | 重量(t/a) | 备注 | 重量(t/a) | 1 | 丙烯酸聚氨酯面漆(0.24t/a) | 乙酸丁酯 | 3 | 0.007 | 挥发分(13%) | 0.031 | 二甲苯 | 10 | 0.024 | 丙烯酸树脂 | 50 | 0.12 | 固体分(87%) | 0.209 | 二异氰酸酯聚合物 | 15 | 0.036 | 颜填料 | 22 | 0.053 | 2 | 固化剂 (0.09t/a) |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 85 | 0.076 | 固体分(85%) | 0.076 | 乙酸丁酯 | 15 | 0.014 | 挥发分(15%) | 0.014 | 3 | 稀释剂 (0.096t/a) | 二甲苯 | 30 | 0.029 | 挥发分(100%) | 0.096 | 100#溶剂油 | 15 | 0.014 | 正丁醇 | 35 | 0.034 | 乙酸丁酯 | 20 | 0.019 |
补漆过程中的物料平衡分析如下: ①二甲苯平衡 项目产生二甲苯的物料平衡如图1-2所示。 图1-2 二甲苯物料平衡图 ②非甲烷总烃(VOCs)平衡 项目产生非甲烷总烃(VOCs)的物料平衡如图1-3所示。 图1-3 非甲烷总烃(VOCs)物料平衡图 企业原有补漆工序设置在一楼厂房内部的独立密闭喷漆房中,产生的废气污染物未收集处理,全部无组织排放在喷漆室内,其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1-10。 表1-10 企业喷漆原有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表 污染物 | 产生量 | 削减量 | 无组织排放 | t/a | t/a | 排放量t/a | 排放速率kg/h | 二甲苯 | 0.053 | 0 | 0.053 | 0.442 | 非甲烷总烃 | 0.141 | 0 | 0.141 | 1.175 |
1.4.3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经现场核查,由于企业为老企业,企业2012年搬迁时,未进行环评及环保竣工验收,属于“未批先建”。企业涉及少量的喷漆工艺,喷漆车间设置在单独密闭的房间,使用喷枪在液压系统箱体表面油漆破损的地方进行补漆,企业年喷漆时间为120h,油漆使用量0.426t/a,产生的有机废气未进行收集和处理,直接排放在密闭房间内。根据《杭州市“清洁排放区”建设暨大气污染防治2018年实施计划》,该项目排放VOCs不符合其中的管控要求。针对以上环境问题,企业欲进行环境整改提升,实施技改项目。项目实施后将去除企业原有补漆工艺,不再产生VOC污染物,具体情况见“第五章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